排便異常可能是腸癌!一天三次大便和「三天一次大便」哪個是不正常 醫生:便便出現4種顏色要當心

一、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多?

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的數據顯示,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。

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確診癌症?其實,這與三大客觀因素有關係,即年齡、遺傳、環境。


Advertisements

第一,年齡和遺傳。

現代醫學不斷發展,我國居民的人均壽命已經增長到70多歲,而年齡越大,基因複製的次數就越多,受到的損傷暴露時間也會更長,使得癌症出現的機會逐漸增加。


第二,環境因素存在很多變數。

感染、物理損傷、化學損傷、生活方式等,都會影響癌症的發生率,儘管這些因素對不同癌症的影響權重不同。

年齡與遺傳我們無法改變,相比較之下,環境因素更受我們的控制。那麼,生活中哪些壞習慣可能會增加癌症風險呢?

長期吃滾燙的水、食物,容易損傷食道黏膜,提升食管癌風險;

長期吃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,很少吃果蔬,可增加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;

作息不規律,經常性熬夜,情緒不穩定,經常持有緊張、焦慮或抑鬱等負面情緒,會減弱免疫力,增加患癌風險;

Advertisements

酗酒吸煙會增加肺癌、肝癌、胃癌等癌症的風險;

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:有30%~50%的癌症可以進行預防和規避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能養成良好的習慣,就能大大降低患癌風險!


Advertisements

二、管住嘴!癌細胞「愛」的是這4種食物

1、霉變食物

霉變食物中含有一種1類致癌物——黃曲霉素。

大米、花生等含有豐富的澱粉、脂肪和蛋白質等,若長時間放置,繼而發霉,就要扔掉了。不要為了省錢而繼續食用,因為黃曲霉素主要以孢子的形式傳播,即使小部分霉變,食物也已經完全被污染!

2、酒精

酒精進入人體後會代謝生成乙醛,而乙醛是一類致癌物,在體內逐步累積後會破壞DNA合成,誘導細胞突變。長期酗酒的人可能患上酒精性脂肪肝,繼而發展到酒精性肝炎、肝硬化,最終進展到肝癌!


Advertisements

3、太鹹的食物

研究表明,經常吃太鹹的食物可能會損傷胃粘膜,導致胃部炎症,增加胃癌風險。目前,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中式鹹魚和腌制、煙熏等加工肉類列為1類致癌物,我們要控制每日的鹽分攝入量,成年人每天不超過6g。

4、太多紅肉

紅肉是指在烹煮前為紅色的肉類,研究發現,紅肉中的血紅素鐵可能促進結腸上皮細胞出現大量增殖,也會促進腸道中亞硝基化合物的生成,導致脂質氧化,增加腸癌的風險。

當然,紅肉還有一定的營養,含豐富的蛋白質、鐵、鉀等元素,只要控制好攝入量並做好搭配,就不必過於擔心。


Advertisements

三、3類營養素或是癌症「剋星」

在接受《生命時報》採訪時,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支持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周春凌談到,食物中的某些營養素是很好的「防癌明星」。

1、維生素C

維生素C具有較的強抗氧化性,它能夠抑制亞硝酸鹽轉變為致癌物亞硝胺。一般來說,蔬菜水果含較多維生素C,比如獼猴桃、蘿蔔葉、柑橘、青椒等。

不過要注意,維生素C比較怕高溫且容易流失掉,建議在處理蔬果時先洗後切,烹飪時急火快炒或直接焯燙、涼拌食用。


Advertisements

2、膳食纖維

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,但它可以加速腸道蠕動,稀釋結腸內的有害代謝物質,跟隨糞便排出體外,減少結腸癌的發生風險。

研究顯示,常吃五穀雜糧的女性更不容易患上乳腺癌,這是因為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糖反應,而餐後血糖反應越激烈,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。

常見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豆類、全穀物、薯類、果蔬。不過,膳食纖維不是吃得越多越好,要注意適量。

3、胡蘿蔔素

α胡蘿蔔素、β胡蘿蔔素、γ胡蘿蔔素構成了胡蘿蔔素,它們進入體內後會轉變為維生素A。歐洲一項研究發現,常吃富含胡蘿蔔素食物的女性,其乳腺癌(與雌激素受體相關)的發病率降低40%~60%。

一般情況下,玉米、南瓜、胡蘿蔔等橙黃色蔬果和莧菜、菠菜等深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。胡蘿蔔素的耐熱性良好,烹飪時只需少量油脂,就能實現充分吸收。

Advertisements


如今,癌症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在攀升,越來越多人患癌,與環境、生活因素脫不開關係。年齡、遺傳我們不可控,但生活習慣可以改變,值得你我認真對待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